工信部:轻型汽车油耗“阳光工程”2010年施行
像空调按节能性分为五级、冰箱分为六级一样,汽车也将使用燃料消耗量标识节能性。主导了整个新品上市各环节的工信部本周起正式就《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下简称《标示管理》)向各方征求意见,统一检测的油耗数据将成为汽车厂商在国内销售车辆必备的公示数据之一,此举意味着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争议多年的轿车、SUV和MPV油耗标示,终于将“有规可依”,汽车油耗多少也不再由厂家随口说了算。根据管理规定,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业内专家对工信部此举好评如潮。有汽车分析师指出,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国家提高了节能环保车型的门槛,设定一个标准规范,逼迫着厂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升技术,改造发动机。长远看,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同时也将提升自主品牌的质量,助推其尽早走出国门。
新规说辞1
各级别车的油耗标识自此“有规可依”
规定指出,已获得汽车产品生产许可、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或已获得汽车产品进口许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和进口汽车经销商,应按照GB22757-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要求,对其进口或新生产并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辆的燃料消耗量进行标示。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应保证其汽车产品在销售时都必须粘贴有《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
标示范围特别提到能源种类———汽油与柴油,而且是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乘用与轻型商用车,这也就大致框定了车型类别,主打的是微面、轿车、SUV、MPV等家庭、企业商务主导车型。换句话说,各级别车的油耗标识从此有规可依。
专家解读
按照单位油耗来测算是一进步
贾新光(汽车行业分析师):国家出台的汽车工业振兴规划中有一个缺陷,鼓励节能环保车型却没有一个标准。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容易形成误导,小排量就一定节能。其实不然,国外的标准是针对不同吨位的车有一个共同油耗标准。所以,不再以排量来定节油与否,而是按照单位油耗来测算。工信部起草的该方案,对于讨论中的汽车工业振兴规划政策怎么变,可能是一个苗头。
促使车企开发省油汽车
徐才华(国都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该项政策旨在对社会公众进行更有效的引导,从而推动节能环保型车辆的推广。尽管耗油量大体上随排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各种因素的不同,排量与耗油量并无绝对的对应关系。
新规说辞2
谁做第三方检测尚无定论
管理规定明确,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应保证其汽车产品销售时必须粘贴有《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标识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企业标志,另有一部分内容为燃料消耗量,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应按照相关规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燃料消耗量检测(其中进口汽车也可在质检部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燃料消耗量检测)所获得的燃料消耗量数据。记者连线工信部装备司汽车处副处长苏怀山,他表示未来工信部发布的燃料消耗量将由哪家机构检测还未确定。
专家解读
谁做检测机构?这是重点
钟师(汽车行业分析师):目前指定的检测机构还不太清楚,将是下一步探求的重点。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此次发布984辆在销车型似乎与此有一定联系,汽车技术研究专心协助政府做一些标准咨询工作,框架由其提供,更多是软件支持,也有可能提供方案再加实施检验。
油耗恐怕需要在标准条件下检测,仅由厂家提供数据,准确性值得商榷。此外,同一款车有不同的车型,主要的发动机是一样的,但左右其油耗表现的因素依然存在。独立去检测油耗成本太高,不现实,所以最好方法是,检测机构去厂家的成品,任意抽检,也避免了厂家临时改发动机做手脚的情况。
新规意义
力促节能减排,助推自主品牌走出国门
钟师表示能源告急,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国家提高了节能环保车型的门槛,设定一个标准规范,逼迫着厂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升技术,改造发动机。考虑到成本,标准越高,成本相应提升,长远看,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
徐才华亦认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一旦实施,由于小排量汽车的省油能力更强,此项措施会使小排量车的省油能力更加凸显,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消费者购买,对节能环保有着较积极的作用,对小牌量车的推广亦有较正面的推动作用。
节能减排理念深入人心,也促进汽车厂家改进产品结构,尤其加大对发动机节能方面的研究。从这个角度看,受益的不光是国内消费者,也将提升自主品牌的质量,助推其尽早走出国门。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
- 高端客运市场的绿色解决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国汉诺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