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车起火如何防范及应对
客车起火后 乘客为何很难及时逃生
客车起火,乘客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根据我们对相关事故案例的了解,其中相当一部分因为无法及时打开车门,也无法及时破窗,大量人员丧失了及时逃生的机会。
原因一:应急出口无法满足火灾条件下大量乘客的及时逃生需要
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客车的应急出口无法满足在起火情况下大量乘客及时逃生的需求。有学者做过研究,在不考虑开启时间的情况下,乘客门的逃生效率最高,应急门和应急窗次之,其次是风挡玻璃,逃生效率最差的是驾驶员门、安全顶窗和地板出口。但实践中,上述应急出口紧急情况下往往难以及时开启,或开启后逃生不便,影响了逃生效率,加剧了伤亡。具体分析如下:
乘客门难以有效逃生的原因:起火后司乘人员如不能及时启动车门开关,大火就会迅速烧毁乘客门启闭控制线路,导致乘客门无法再通过远程控制打开。
应急窗难以有效逃生的原因:一是虽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大客车应设置推拉式应急窗或外推式应急窗,但出于成本考虑,国内客车仍多采用击碎式应急窗,操作简便推拉式或外推式应急窗设置较少。使用安全锤击碎应急窗,对操作技巧有要求,正常条件下击碎玻璃需1分钟左右,在慌乱情况下则需要更长的击碎时间。二是应急窗距离地面高度较高,乘员平安落地困难,易导致跌落摔伤。
原因二:驾乘人员应急操作和疏导组织能力、乘客自救和群众救援能力均不足。
从多起案例样本中可以发现司乘人员的应急操作和疏导组织能力不足,乘客、群众缺乏自救和救援常识。
驾乘人员应急操作水平差:事发时驾驶人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停车;疏导组织差。驾驶人应急操作后,有部分人选择自行逃生,即使参与救援,对乘客逃生、自救和救援方面的指导和组织非常有限。
乘客则普遍缺乏逃生和应急的基本知识:对应急出口设置和安全锤、灭火器、车门应急开关等安全设备的使用不了解;在烟雾和火焰中慌乱呼救,加剧窒息和呼吸道烧伤等;逃生无序,拥挤、踩踏、阻塞逃生出口等情况多发。
防治客车起火 国外有无可以借鉴的经验
资料显示,国外在防治客车起火方面主要是通过优化应急出口设置、阻隔发动机和电线火源隐患、改善内饰材料阻燃性能和灭火器材配备等传统措施防治客车火灾。
一是研究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防火和逃生标准
美国、德国等国的交通部门已开展提高客车防火标准的研究,重点是提出内饰材料的燃烧烟密度和毒性指标要求,减少在起火燃烧事故中乘客受到烟雾和毒气方面的伤害。澳大利亚客车中安装有如下图所示的可移动逃生板,紧急情况时,可很方便地取下逃生板,击碎玻璃,这样就可形成一个面积和离地高度接近车门的逃生通道,非常有利于大量人群和老弱病残群体的逃生。澳大利亚法规虽未对可移动逃生板作强制要求,但据国内客车制造企业人员介绍,出口澳大利亚的客车普遍需要设置上述逃生板。
澳大利亚客车侧面安装的可移动逃生板
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应急操作和疏导方面的培训
研究表明,国外普遍重视驾驶人等从业人员的防火安全培训。以澳大利亚为例,由公交车公司负责对驾驶人和乘务人员分阶段进行培训,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当驾驶人驾驶不熟悉车型时,还需要接受额外的车型转化培训。培训过程和结果将被记录存档,用于运营公司的客车安全风险评估。另外,澳大利亚还将客车起火时驾驶人的应急处置流程张贴在车内,便于驾驶人随时查看。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国庆假期收官,藕粉出行体验分享来啦![10-08]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