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提案|李永林:建议制定适合的、可操作的氢能产业管理规范和法规
“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终端应用将整体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李永林将目光聚焦于氢能产业。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占终端能源需求比例达到18%,可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
记者了解到,氢能在世界能源转型中的角色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近年纷纷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其中,日本提出了构建“氢能社会”的国家战略及其发展路线图。
2019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已超10600辆,较2018年全年总量5523辆增长91.9%。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近25000辆。加氢站已达到432座(中国加氢站未收录),主要分布在日本、北美及欧洲。
“我国也非常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战略任务和重点任务大力发展。”李永林说道。
2019年,全国共销售2737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比增长79%,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6165辆,是商用车数量最多的国家。全国建成加氢站61座,投入运营52座。虽然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已经进入了商业化初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部分关键材料及核心零部件还依赖进口,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国家统筹谋划等多方面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李永林建议:一是制定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顶层发展规划。由于氢能产业发展起步晚,缺少使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有序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层面发展规划。建议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于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设计未来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行动方案,明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整体规划氢能产业重点发展区域,提出氢能产业发展路径,整体规划制氢、储氢、运氢及加氢站的发展路径,并发布持续、稳定的补贴政策,给企业一个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推动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制定适合的、可操作的氢能产业管理规范和法规。由于氢气一直作为高度危险品进行管理,部分标准与法规已与技术发展不相一致,极大地限制了氢作为能源使用的大力推广。虽然今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将氢能列为能源范畴,但是氢能在其中的表述仍旧有限,在氢气运输、储存、使用、管理等环节,亟待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科学评估安全风险,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的、可操作的氢能产业管理规范和法规。可以参考成品油、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能源的管理办法管理能源用氢,从而使氢气的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储运具备可行性。
三是引导和支持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加氢站数量少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缺少国家层面规范化的加氢站规划建设审批规定,地方在审批加氢站建设时无据可依,需要各自摸索。国内加氢站从选址规划到建设完工,平均需要2年时间,甚至个别地方耗时5年。迫切需要国家出台加氢站审批主体、建设审批流程以及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
四是加强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重点攻关,实现全面国产化。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部分零部件技术和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核心零部件还需要国产化。建议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研发机构及企业,集中力量实现核心材料、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打造自主化生态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五是在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给予支持政策,加速商业化进程。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相关示范只集中在小规模燃料电池商用车上,由于示范规模小和范围狭窄,示范效应不凸显。应该在有一定技术和产业基础,氢气丰富、空气污染严重、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优先推广,在公共交通、物流、环卫等领域率先实现示范运营,并给予相应的路权和持续稳定的补贴政策。
六是加强氢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方式,鼓励高校、大专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培育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及各类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机制,吸引氢能领域全球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集聚。构建氢能产业人才信息数据库及服务平台,为氢能领域的专家、科技人才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国庆假期收官,藕粉出行体验分享来啦![10-08]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