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没座公交不开”只是硬币的一个侧面
日前,北京市公交集团就提高老年人服务标准出台新的举措。其中规定,老人上车没有找到座位之前,公交车不能启动。 每辆公交车的“老幼病残孕”专座必须达到10%以上。(12月9日京华时报)
比起以往弹性极大歧义很多的某些制度,北京市公交集团提出的这一服务“标准”,明显的具有刚性特质,便于施行操作。举例来说,一辆公交如果专座达不到10%,车辆的硬件设施就要增加,或者重新布局。同样,假如有老人上到车上,在他还没有坐稳之前,车辆就不得加油启动,否则就是违规。——这些措施抬眼可望,举手可触,明明白白,实实在在,没有太难的是非判断和争议空间,执行起来一定会顺利流畅。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个侧面,还未解决另一面的突出矛盾。我们知道,现在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存在运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别说老弱病残,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未必就能挤上车去。以西安市400路公交为例,早晨在拥挤路段,车门基本上无法打开。连车都挤不上去,让座还从何谈起?
其实这些年,有关老人和年轻人是否错时乘车的争论,一直就不绝于耳,论者各执一词。年轻人当然觉得,老人最好在高峰时期予以“让路”。因为此时乘员拥挤,他们上来势必让年轻人起身让座,可一旦让座,年轻人就得争抢一块立脚之地。工作远一点的,每天来回站上几个小时,真的是非常辛苦。但谁又能说这个时段,不管买菜还是晨练,老人一律不许外出,且从个人权利的平等原则出发,买菜和上班一样重要,在公用设施享有上,不存在谁更优先。因此限时出行,不仅有违意愿,更是一种侵权行为。更重要的,谁有那么大的权威振臂一挥,就能限制住老人出行的自由?
这样看来,在这一矛盾的解决中,诚然需要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双向尊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尊重”成为社会和谐的因子;诚然需要北京市公交集团“老人没座,公交不开”的刚性制度。但解决好公交运力,包括高峰时增加车辆,才是解决争座问题的症结所在。好比说一枚硬币,当两面都完整无损才能有用。否则,既没有流通价值,也没有使用价值。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连地铁加开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间市民出行[09-27]
- 进万企、解难题: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实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郑州公交上线 8条景区直达专线[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业观察|北京公交专用道第三批优化调整对出行有哪些影响?[09-05]
- 郑州公交:城市记忆之行进中的公交[09-04]
- 创新高!车展开幕在即,成都公交将开两条免费摆渡线![08-29]
- 贵阳公交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