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人何妨也来做回观光客
有记者扫街时发现,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威水”一时的广州旅游公交线路,现已沦为明日黄花,成了普通的“市民巴士”,不见游客踪影,乘客反而多为上班族和老人。对此名存实亡的现状,有市民建议干脆改为普通线路;也有市民认为,不妨将旅游公交升级为敞篷的旅游巴士,成为广州一景。
本人住滨江东,“珠江两岸游”131路即从门口经过。每次等车望穿秋水之余,都会对131路的乘客又忌又恨。以我的经验,此路线特点是班次多、乘客少,可谓广州公交中的稀有物种。另外,此巴士怎么看怎么不像观光车,涂装、车内布置跟普通公交无异。想想香港迪士尼乐园快线的米老鼠专列,台北捷运的“团团”、“圆圆”车厢,讲求生活情趣,平时连上市场买菜都不忘带把花回家的老广,难道就那么缺乏创意?
英国旅游文化学者约翰·厄里十多年前写过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观光客的凝视》。厄里认为,视觉经验是观光旅游的重要环节,观光客的凝视是符号化的凝视。旅业的发展与经营,除了物质层面的建设,还要有文化变迁的掌握、对顾客情绪的照顾以及真实情感的建立。
由是观之,可以理解公交旅游线路为何没落。以131路为例,虽然途经大元帅府、爱群大厦等极具历史意义的景点,若缺乏导游提示,再有名的景点,在不明就里的普通游客眼里不过是一栋普通的房子,而不会被当作某种具有符号意义的场所来消费。拿照顾“顾客情绪”来说,把旅游公交改造成敞篷车的建议也值得斟酌,看看广州这几天的气温和紫外线强度,观光客沿珠江边“敞篷”一圈下来,恐怕非晕即残。
杭州西湖景区的观光电瓶车,随叫随停。绕西湖步行一周需3 .5小时,游客走累了,可以随时截停电瓶车。司机边开车边介绍西湖人文掌故,其卖点,一是环保,二是便捷。春天到访奥地利时曾在莫扎特故乡萨尔茨堡作短暂停留,在落脚的小旅馆里花上20多欧元买一张24小时的旅游卡,其中不仅包括城中主要景点的门票,也包括连接这些景点的公交巴士费和船费。旅游、园林、公交部门携手合作赚旅客的钱,倒是值得广州借鉴。
我的建议是,公交人不妨也来做一回观光客,这样才能体会游客有无东西可看,搭乘是否方便。就像国外有城市规划系的学生研究城市里的菜市场布局,扮演家庭主妇、孕妇、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等角色,研究这些人每天从家里出来,搭乘公交、地铁,要走多少回头路、上下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菜市场。唯有这样的亲身体验,才能让我们的市政部门管理者,充分体会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群的特殊需要。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连地铁加开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间市民出行[09-27]
- 进万企、解难题: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实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郑州公交上线 8条景区直达专线[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业观察|北京公交专用道第三批优化调整对出行有哪些影响?[09-05]
- 郑州公交:城市记忆之行进中的公交[09-04]
- 创新高!车展开幕在即,成都公交将开两条免费摆渡线![08-29]
- 贵阳公交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