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60年系列--诞生篇
为兴建高速公路开好头
80年代初,沙庆林院士主持国家“高速公路路面修建技术的研究”项目,自此他开始了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研究。“我们先花了两年的时间在国内不同地区铺筑了四条试验路,这对后来高速公路的兴建开了一个好头。”他回忆说。
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正式开始于1984年4月“京津塘”高速公路项目的批准,而沙庆林正是进行这条路的初步研究的带头人。在他的推动下,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心实验室,对从路基到路面各层的原材料、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全部进行实验,以取得设计路面所需要的重要参数。随后,沙庆林提出了 “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方案”,这是国内首次根据大量试验结果进行路面设计的范例,为随后的国内其他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高速公路的铺筑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三个“第一”:拉开高速公路发展序幕
“那个时候有三个第一,第一条通车的沪嘉高速公路,第一条省内最长的沈大高速公路,还有第一条经过国家正式批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沙庆林自豪地说,“从此,咱们公路建设就进入了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历史新阶段。”
用脚走出的“第一高速”:沪嘉高速
“这条高速公路是大家用脚‘走’出来的。”
沪嘉高速的设计师之一,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树华这样描述沪嘉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
王树华回忆,1984年夏,他接到了“走路”的任务:从上海市区走到嘉定,和勘察人员一起找出一条最适合建沪嘉高速的路。于是,头上带着草帽、脖子上系着毛巾、脚蹬一双硬底皮鞋,王树华在这个大夏天里走上了他的高速公路设计之路。“大约走了一两个月,来来回回总共走了数百公里。”
由于当时中国大陆还没有从事过高速公路修建工作的专家,上海市政局设计室的道路设计人员不仅没有经验可学,连高速公路的建筑标准都需要临时制定。他们参考了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标准,考察了数条国内质量较高的高等级公路,再经历一番辛苦的“走路”历程,终于设计出沪嘉高速总体路线方案。
1988年10月,沪嘉高速公路顺利通车。短短20公里,却使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成体系的高速公路标准,为高速路网在全国的铺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历经波折的“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
“当时沈大高速公路修建面临的压力很大,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有强烈的反对修高速公路的声音。”据沙庆林回顾,“1984年沈大高速公路国家并没有批准,批的是一级路,而辽宁省自己投资做高了档次,修成高速路;而当时还不敢以高速路相称,只是叫做快速路。”
沈大高速公路于1984年6月开工,1990年9月全线通车。由于当时国家政策环境在经历一系列改革,这条路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也经历了不断变化:从两头一级路中间二级路到全线一级公路,从两头高速公路中间一级路到全线高速公路,历经四个台阶的起起伏伏,历程艰难。
虽然沪嘉高速公路夺得了“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的桂冠,但沈大公路却以开工最早、当时里程最长等几项第一,被誉为“神州第一路”。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连地铁加开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间市民出行[09-27]
- 进万企、解难题: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实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郑州公交上线 8条景区直达专线[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业观察|北京公交专用道第三批优化调整对出行有哪些影响?[09-05]
- 郑州公交:城市记忆之行进中的公交[09-04]
- 创新高!车展开幕在即,成都公交将开两条免费摆渡线![08-29]
- 贵阳公交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