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快速公交质疑中前行
2010年岁末,乌鲁木齐遭遇了28年未遇的最低温,严寒中“出行难”的那一幕幕,至今让人难忘。
2011年11月26日晨,薄雾笼罩着乌鲁木齐。96辆橘黄色双开门公交车相继驶向街头,市民热切期盼的BRT(快速公交)2号线开通运营。至此,BRT1、2、3号线环线贯通,272辆快速公交车行驶在乌鲁木齐主干道,为寒冬里出行的市民带来方便快捷、带来丝丝暖意。
BRT,逼出来的选择
BRT现身乌鲁木齐街头,始于今年8月28日。可以说,从它上路的第一天起,就在市民的质疑声中,且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
有私家车主说:BRT开通,是“通了一线,堵了一片”;
有出租车司机埋怨:道路该堵照堵,一点没畅通;
有市民反映:高峰时间,车内拥挤不堪,难以承受……
然而,城市管理者的信念是坚定的:
乌鲁木齐市常驻人口,10年前仅210万人,2011年人口普查数为311万人;机动车辆,2008年时18万辆,2010年底达35万辆,目前已超过40万辆;且东西狭窄南北长的“蜂腰”式地理特征,制约了城市路网建设难以达到合理密度,而大量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加剧了城市交通的压力。
铁路、轻轨,一个个方案摆在决策者的案头上;
调研、论证,专家、管理者、决策者一次次否定、再否定,无数个通宵达旦。
时间不等人呢!
发展BRT快速公交,是眼下解决市民“出行难”的最佳选择。2月底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作出如是决断:修建BRT1号、3号快速公交线,确保9月1日前开通运营。
3月的乌鲁木齐,依旧天寒地冻。从4月底开工,到8月底试运营,仅4个多月时间达到了国内外一些城市需花费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运营条件。建设者们硬是凭着时下新疆人倡导的“新疆精神”“新疆速度”,创造了“奇迹”。
8月28日,总投资9. 3亿元的BRT1号、3号线如期运营。尽管市民、车辆运行等还存在种种不适,但是,当日载客量超过10万人次。随后,连连飙升:9月10日,创下日载客28万人次纪录。据统计,运营近3个月来,日均载客量超过24万人次。
这一组数据让专家、管理者感到欣慰:从理论上,验证了乌鲁木齐选择发展BRT快速公交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从数字亦可看出,市民出行首选的是BRT。
质疑,考量政府执政理念
市民作出这样的选择,不无道理:
为了保证BRT安全畅通,主干道上开设了专用车道。在机关上班的董亮感受颇深:平时上下班,来回两个多小时花在路上,曾萌生搬家的念头。“有了BRT,40分钟就能到单位,还很准时。” 董亮说,他已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不只是便捷快速,“平民化”的票价,深受市民欢迎。有关部门算了一笔账:BRT每人次运营成本为2. 14元,票价为1元。仅票价一项,政府所需补贴每年就达7000余万元。
还有,市民津津乐道的人性化服务:专用车站内设置了先进的乘客服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照明灯、卫生间、座椅、暖房等设施,给乘客“家”的感觉。
市民的选择坚定了城市管理者的信念。然而,市民的质疑同样不能不容忽略:
高峰时,车厢内拥挤不堪!为解决过于拥挤的现状,公交集团公司临时抽调50辆常规公交车加入BRT1号线,使载客率由之前的接近100%降至90%;北京无偿援助10辆长BRT专用车上路运营。当然,尽快修建BRT2号线,成为当务之急。
开设专用车道,实行封闭式运营,市民进出站台、过马路有诸多不便!完善人行斑马线,搭建过街人行天桥,又在天桥上搭起蓝色的顶棚,为出行者遮风挡雨。细致入微的关爱之举,彰显城市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也为市民带来了温馨和惬意。
更令人担忧的是,乌鲁木齐冬季漫长且多雪,降雪后,冰水凝结,整座城市运行速度下降,交通混乱,事故率上升……BRT首次在冬季运行,着实给乌鲁木齐带来考验和压力。
“畅通”成为这座城市亟需破解的民生考题。冬季清雪,变过去的“下雪就是通知”为“下雪即清,雪停路净”。乌鲁木齐经历了考验——
11月15日至16日凌晨,乌鲁木齐降下今冬第三场雪,城区总降雪量8. 2毫米,积雪深8厘米。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在天气变化前就开始启动城市应急预案,协调城管委、交通等部门应对;市城管委清雪车、扬雪机、多功能除冰机等各类清雪机械,从雪花飘起那一刻始进入状态,还有两万多名环卫工人、随时待命清雪的社区干部、“自扫门前雪”的参与者……清晨,乌鲁木齐主次街道冰雪清理得干干净净,城市交通未造成影响。
用近3万人的付出,换来300多万人口的出行顺畅,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吕德祥感叹,“值”!
拿市委书记朱海仑的话来说:“使BRT这项民生工程,在最短时间取得最好效果,真正让老百姓受益。”
质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谈论BRT的是是非非,因开设专用车道,而引起BRT占道“路权之争”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此种质疑者,多为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
的确,BRT畅通快捷了,而乌鲁木齐道路交通拥堵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人简单地将“堵”的责任,加在BRT头上。“道路交通拥堵与BRT没有直接关系。”据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沙依巴克区大队友好路中队队长杜刚介绍,考虑到BRT专用道占用道路资源,所经路段采取取消绿化带、电线杆内移等办法,道路资源没有因BRT而路面变窄。
不过,有专家认为,BRT的功能,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而是要解决社会上大多数无车百姓的出行问题。“BRT建设,让政府在路权平衡上找到用力点。”乌鲁木齐市城市道路交通局局长秦伟表示:BRT的开通,实际上是对路权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说,BRT将路权还给了公众。
有关部门提供的一组数字颇有说服力:目前,乌鲁木齐市拥有公交车3810辆,日运送乘客220万人次。BRT1、2、3号线共配置车辆272辆,占公交车总数的7%;日均载客量达35万人次,占日乘公交总人数的16%。由此看,BRT大大提高了公交车的客运效率。而对缓解交通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在BRT运行的同时,优化公交线路,对20条线路进行调整,减少公交车610辆,日减少公交车运行8540趟次。
事实上,有不少市民在体验了BRT的方便、舒适后,放弃了私家车和出租车,加入到乘坐BRT的行列。BRT正在改变市民的出行理念,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每个人。
当然,在城市管理者看来:BRT还未达到理想状态,比如一些路口的信号灯只能相对优先、BRT网络还未完全形成等。但是,因为有了BRT,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市民的素质、出行习惯等,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使乌鲁木齐这座西部边城更加璀璨夺目。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连地铁加开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间市民出行[09-27]
- 进万企、解难题: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实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郑州公交上线 8条景区直达专线[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业观察|北京公交专用道第三批优化调整对出行有哪些影响?[09-05]
- 郑州公交:城市记忆之行进中的公交[09-04]
- 创新高!车展开幕在即,成都公交将开两条免费摆渡线![08-29]
- 贵阳公交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