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公交体制改革主打“公益牌”
东莞公交体制改革即将启动,“政府主导”将成为改革主旋律,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提交了“快”、“慢”两套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审批,这是昨日市政协到市交通运输局督办重点提案时,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副市长吴道闻,市政协副主席钟淦泉参加了此次提案督办活动。
“二元格局”困扰东莞公交
2012年“两会”期间,致公党东莞市委会提出了《关于改善我市公交营运管理格局,提升我市公交营运水平的建议》,被列为今年政协重点提案,由吴道闻领办、钟淦泉督办,市交通运输局主办、市财政局会办,这也是公交问题继2010年之后,第二次成为政协重点提案。
“政协有7个民主党派,每个党派都有提到改善公共交通的提案,因此市政协把改善公共交通,作为市政协重点提案进行督办。”钟淦泉表示,公共交通事关民生,但东莞却存在乘客的“二元格局”,“一方面,不少市民拥有私家车,汽车保有量很大;另一方面,数百万的新莞人需要完全依赖公共交通。这种格局下如何改善公共交通,在全国都没有可借鉴的先例,因此需要东莞充分创新。”
钟淦泉表示,相对前几年,东莞交通设施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没有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大交通”格局,建议市委市政府不但从改善民生的角度考量,更要从适应东莞城市转型升级层面考虑,加大对公共交通改革的力度。
财政参与公交发展程度低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东莞公交行业以民营资本投入为主,实行市场化运营。一方面,城市公共交通已被明确定性为社会公益事业,其兼顾低票价和高服务质量的发展要求基本无法完全通过市场化办法解决,社会公益任务也不可能成为民营资本的首要责任。另一方面,分散式的城市布局、节假日经济症结等导致客流组织难度大,燃油成本和用工成本一再攀升,公交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困难。
在这种经营环境下,民营公交企业很难再去加大投入,改善服务。此外,由于缺乏政府主导的公交投资平台,在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开发新线路、新增运力、更新车辆等方面只能依赖民营企业投资,政府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很多惠民政策因企业抵触而无法落实。
据记者了解,多年来,我市公交发展基本上完全推向了市场,公共财政参与度非常低,并未将公交作为重要的城市配套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尽管我市于2007年出台了财政扶持公交发展的政策,但财政补贴范围仅局限于城巴及各镇公汽,不包括小巴和跨镇公汽,各镇对镇内公汽的财政扶持力度亦相当有限,无法真正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同时实施还是分步推行待审批
当前情况下,积极推进公交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东莞实现“大交通”格局的重中之重。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坦承,目前单靠民营资本投入,已无法满足群众对公交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今年5月份,该局已经向市政府呈报《关于上报<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有关问题的请示》,建议采用“国有控股、民营参与、分步推进”的方式实施公交体制改革,推动公交运营逐步回归国有主导的模式,目前正等待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
吴道闻透露,下一步我市的公交体制改革,将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监督”三方面入手。“如果政府不主导,公共交通本质上的公益性就不能保证,因为企业肯定有逐利性,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对企业进行完全监督。但政府财力有限,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市场体制,来克服完全由政府管理下人浮于事的毛病,并且促进竞争。群众监督,则可以保证政府投入的效率。”
据记者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提交了“快”、“慢”两套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审批。两套方案的主要区别,是在实施的步骤方面,一套方案是全市同时推开,另外一套方案,则是在镇街分步推开。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连地铁加开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间市民出行[09-27]
- 进万企、解难题: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实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郑州公交上线 8条景区直达专线[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业观察|北京公交专用道第三批优化调整对出行有哪些影响?[09-05]
- 郑州公交:城市记忆之行进中的公交[09-04]
- 创新高!车展开幕在即,成都公交将开两条免费摆渡线![08-29]
- 贵阳公交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