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7成公交有安全门 配一名乘务管理员

2018年11月10日晚间,西单北大街,一辆已安装安全隔离门的公交车停靠在站台。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北京70%以上的公交车设有安全隔离门,基本每车配备一名乘务管理员,并要求新购车辆需直接选择有安全门的车型。
作为保障公交司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2018年11月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完善公交车驾驶区域的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同时,新购公交应配隔离设施。
记者梳理发现,近日,北京、重庆、南京、西安和武汉都表示将陆续为所有公交车配备独立驾驶室,或新购置带有安全门车型。
2018年11月4日,重庆多部门召开联合会议,提出将为公交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制定出台驾驶员突发情况处置操作规范,明确规定要在公交上设置司乘隔离装置。为应对司乘纠纷,南京公交集团表示,预计2019年,近8000辆公交车驾驶室将装防护隔离门。
据北京公交集团介绍,目前北京70%以上公交车设有安全隔离门,并基本做到了每车配备一位乘务管理员,协助司机处理驾驶过程中存在的突发状况。但因为车辆结构限制等原因,暂时不会对不具备条件的老旧车型进行盲目改造,而订购新车直接选择有安全门的车型。
■ 建议
车厢内应张贴提醒 明确“禁止妨碍驾驶”
“从保护司机的角度上,安全隔离设施可以规避个别乘客的极端过激行为,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指出,加装安全门有利有弊,盲目跟风有可能带来新问题。
“有些地方公交车空间本来就很有限,安装隔离设施后会将司机置于一个更加狭小的环境中,对司机心理和应急处置车内问题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她认为,公交车是否需要安装隔离设施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综合考虑安全性和便捷性等因素。
陈艳艳建议,国内交通主管部门和公交运输企业可以把干扰司机的“后果”印在车厢内醒目位置,或制成音视频宣传资料循环播放,将妨碍司机正常驾驶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解释清楚。让乘客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代价和风险,从而将“司乘冲突”控制在矛盾发生前。
对于多地公交运营单位要求司机“对于极端乘客应尽量忍让”的行车规范,陈艳艳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有限度,一旦到达影响行车安全的程度,就应允许司机和安全管理人员采取必要措施。同时她建议,公交车辆一键报警装置应尽快实现全覆盖,并确保车内监控设备能定点定时上传监控视频或抓拍图像。
陈艳艳表示,人防技防并不能一劳永逸,有关方面应加强对司机和公交车的法律保护,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哪些干扰公交司机的“车闹”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提高违法行为的代价,培养乘客乘车安全意识,搭建“无形的安全门”。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连地铁加开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间市民出行[09-27]
- 进万企、解难题: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实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郑州公交上线 8条景区直达专线[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业观察|北京公交专用道第三批优化调整对出行有哪些影响?[09-05]
- 郑州公交:城市记忆之行进中的公交[09-04]
- 创新高!车展开幕在即,成都公交将开两条免费摆渡线![08-29]
- 贵阳公交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