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欲造美国标准中国价格发动机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江淮和纳威司达发动机合资公司获批后,将会是什么样的走向?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8月16日,江淮纳威司达专家技术交流会在京举行。这次会议就合资公司即将生产的迈斯福发动机技术路线及其整车的搭载性能做了介绍,向在场的专家和记者揭开了合资公司神秘的面纱。
江淮汽车安进总经理与纳威司达集团发动机公司埃里克.泰克总裁握手
合资公司即将生产的发动机,其特点也许可以用本次会议上的一句玩笑来形容: “JAC既是江淮的缩写,也是江淮发动机的特点。我们的特点就是日本的技术(J),美国的标准(A),中国的价格(C)。”
此次会议,重点介绍了合资公司即将生产的迈斯福发动机的“A”——美国标准,以及“C”——适合中国市场的价格。
美国标准
会议一开始,纳威司达北美动力总成技术院士、中国区科技总监雷宁就对美国的排放标准,以及迈斯福发动机做了详尽的介绍。
雷宁用图表解释了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的环保法规的演进和标准。雷宁表示,现在美国的排放法规已经非常严格,而迈斯福发动机技术甚至还能达到更高的要求。
在报告中,雷宁指出,纳威司达对缸内燃烧技术(ICT)的研发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再结合增压进气系统、高压燃油喷射和高智能的控制策略,灵活应用EGR来实现最佳缸内燃烧,从而改进发动机的性能,提高燃烧效率,达到降低排放的效果。雷宁重点提到了ICT+,此项技术是基于纳威司达在发动机领域已取得的先进缸内燃烧技术,同时结合已经验证的液态尿素后处理系统,,ICT+技术将能满足美国环保署2010排放标准。
纳威司达中国区产品及技术研发副总裁严敬德博士在发言中又补充介绍了迈斯福发动机的特点:“通过综合应用两项技术的优点,纳威司达能够提供最清洁、最节能的发动机,这在将来既有利于客户,又有益于环境保护。纳威司达依靠这两项技术的积累及结合,更实现了针对全球市场上多种不同的排放需求而提供相应的产品组合,包括中国市场上未来实施的国lV、国V及国VI标准。”
严敬德指出,目前纳威司达北美发动机使用的先进缸内燃烧技术包括废气再循环(EGR),即使在没有使用氮氧化物尾气后处理(SCR)的情况下,迈斯福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水平就远远超过欧五(国五)的排放标准,其实际排放值仅仅是欧五排放规定的三分之一,非常接近欧六的标准。
中国价格
严敬德介绍,纳威司达的迈斯福发动机种类繁多,而和江淮的合资发动机工厂将首先投产3.2L、4.8L和7.2L等三款迈斯福发动机,这三款发动机目前都已获得欧盟的欧V排放认证,并已在巴西投产,完全能满足中国市场的排放要求。同时,纳威司达计划适时导入其符合美国环保署2010排放标准的ICT+,以期实现合资公司向海外市场出口的发展规划。
江淮技术中心商研院院长魏中良向技术专家介绍了这几款即将投产发动机搭载整车应用的情况。魏中良表示,“2011年7月,江淮方面在完成迈斯福发动机首次搭载工作后,对整车进行动力性、经济性的初步摸底,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表现突出;在寒带适应性检查工作中,整车在-30℃下启动性能良好;目前正在进行夏季标定(高温、高原)的工作,从现场反馈情况来看,江淮汽车搭载迈斯福发动机样车表现突出,顺利通过多项测试。从数据看,整车搭载稳定可靠,并表现出优异性能。”
当有人问起这样的发动机会否会大幅提高江淮现有产品价格时,魏中良表示,“不会。江淮产品之所有很有竞争力,除了产品质量外,很重要一点就是成本控制做的很好。未来,江淮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可以跟同类产品相比,并不会高出很多。”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