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破百万“来得太晚了”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公元1901年,汽车首次进入中国。时值慈禧太后66岁寿辰,直隶总督袁世凯花费巨资购来由美国人设计制造的汽车,作为寿礼献给了慈禧。
10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100万辆,共涉及218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提供的数据,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105.61万辆,同比增长29.70%。
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然而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却感慨:“这一天来得太晚了。”
来之不易的百万出口量
回顾中国汽车出口历程,百万辆的出口确实来之不易。
中国的汽车出口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汽车出口都以无偿援外的形式出口,发展比较缓慢,自1958年至1992年,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只有10.2万辆,平均每年不到3000辆,有些年份的出口甚至不足100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口。从1993年汽车出口首次突破1万辆开始,汽车出口逐步稳定增长。
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出口快速增长。在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看来,自2002年至今,中国汽车出口可分为三个阶段:即2002年到2007年的爆发性增长阶段、2008年到2010年的下滑波动阶段和2011年至今的回归增长阶段。
由于基数较小,在2002年到2007年期间,中国汽车出口量基本上都是以一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6年来,汽车出口量从2.8万辆、4.5万辆、7.8万辆、17.3万辆、34.3万辆,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61.4万辆。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汽车市场的需求大幅下降,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08年的68万辆骤降到2009年的37万辆,降幅达45%。尽管2010年出口升至56万辆,但也没有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经历了前几年的波动,2011年,中国汽车出口逐渐恢复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出口85万辆。2012年的出口量更是一举突破百万,达到了105万辆。
在出口量节节攀升的同时,中国汽车出口体系也日益成熟。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入世之初,商用车居出口主体地位,其中货车占绝对多数,乘用车微乎其微。随着中国汽车企业的进步,乘用车出口量后来居上,如今已占到汽车出口总量的63%。
核心技术缺乏同质化竞争严重
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都超过了1900万辆,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然而,105万辆的出口量只占汽车产量的5%左右。
汽车出口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纵观2012年各汽车强国,汽车出口量都占到总产量的50%以上:德国为77%,西班牙、比利时为90%,英国为80%,韩国、法国在70%左右,日本也超过了50%。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5%的占比显得微乎其微。
师建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限制我国汽车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汽车缺乏核心技术。“中国汽车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像整车制造平台技术、乘用车的发动机技术等核心技术仍然缺乏。”
此外,中国汽车企业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存在同质化竞争和无序竞争的现象。师建华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地区及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高重叠的目标市场和客户,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个别企业甚至不计成本地以低价占领市场,却无法提供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
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及人民币的升值,汽车企业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此外,中国汽车在出口时面临的高昂海运成本和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都影响了中国汽车企业海外竞争力。
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
“中国汽车已经"走出去"了,现在更应该"走进去"、"走上去"。”商务部国际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处长付英晟表示,“中国的汽车企业要融入当地社会、当地市场,并在中国汽车的国际形象和品牌建设上有所作为。”
对于中国汽车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的问题,师建华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在现有贸易方式的基础上,巩固发展中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加快向中高端市场转变,稳步进入发达国家的整车中低端市场,同时深化合资合作,推动合资企业出口,共同开发海外市场,逐步培育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国汽车企业要推动境外投资,推动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在海外建立营销体系、研发机构,直接融入国际市场。师建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本地化生产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形式,企业可以在全球最大限度地配置资源、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又能为当地创造财政收入、解决就业,相对会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师建华认为,海外合资并购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尝试的一条途径。“通过海外并购,中国汽车企业可以获得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获得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
2013年初,东风汽车(600006,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瑞典沃尔沃汽车集团合资,共同组建东风商用车公司,其中东风汽车与沃尔沃分别持有55%和45%的股权。公司将研发、生产、销售“东风”品牌汽车,产品覆盖中重型卡车、客车、专用车及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
“这样的合资值得学习。”在董扬看来,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和世界汽车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他认为,中国车企要向这些汽车强国学习,学习其跨国公司的丰富经验,“桥和船都在那儿放着,干吗要摸着石头过河?”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