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汽车零部件采购金额将来可达60亿英镑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主办的2014全球汽车论坛第五届年会,于10月16日至17日在武汉召开。今年的主题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智慧与远见”。整个论坛期间设有16场会议环节、8场新闻发布会、78位演讲嘉宾,800多名中外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谋汽车产业的未来,寻找向上的力量。
以下是英国汽车投资组织主席Joe Greenwell的演讲实录。
Joe Greenwell:我在英国福特做了很多年,很高兴作为我们的一级供应商的嘉宾团队跟大家介绍,我也是做投资贸易方面的推广工作。在汽车的行业也是很好的利用了市场的资金在推动英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现在很多的公司也考虑到了价值链要继续延伸,可以在中英之间进行很多的合作,进行一些项目,建立合资公司。我们在英国有很多中国公司在英国设厂,建立自己的业务分支。今天这个PPT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收集了一些数据,英国的汽车业是非常多样化的,它的涵盖非常之广,而且很多的全球大型公司乘用车、厢式货车、出租车、大卡车都在英国有制造基地,很多公司都在英国建立了他们的产品生产线。我们每年的制造量是非常之大的,很多的英国制造车辆都是出口到中国的。
这些数据可以看到,给我们看到的就是机会,是商机,对于我们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来说是商机。同时对于各位希望能够运用英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来去进入新的市场的中国零部件来说也意味着很大的机遇。
主要有两大机遇:
第一,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来说这个数据可以看到是剑桥大学收集的数据,从主机厂到学术机构,到研究者,学者到银行业,英国的整个工业行业的设置是非常的完整,而且我们整个顶层设计,我们架构是非常的完整,而且我们的融资资金渠道也非常的通畅,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之强。
剑桥大学他们对于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其实做了很多的深入研究,在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我们英国很多的零部件都是本地采购的,本地的采购已经大大降低,从别的国家进行这样的一些零部件采购这个数据从30%上升到50%,不同的公司略有不同。
所以说剑桥大学做的这样的调研,可以看到每年花在全球的零部件的采购金额差不多在30多亿英镑,相信在未来几年这个全球采购的金额可能达到60亿英镑,有很多OEM,很多一级供应商,还有很多的供应商和主机厂他们有意图在英国进行零部件的采购。如果大家希望的话我给大家看更深入的研究报告数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有很多的投资和整合的商机。
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如果要进行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或者说对于中国制造商来说要走出去或者要采取走向国际的战略,英国是非常好的目的地。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工程技术,我们的技能我们的银行业非常的成熟。
另外在英国还有一大机会,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过去六七年也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的改进和更新,我们现在有10亿英镑的金额,由英国政府投资到汽车行业,大额的投入相信对于低碳,对于新能源汽车,对于清洁能源汽车来说会是非常大的推动。而且会产生更多的工作机会,我们现在前面在大会讨论到我们现在的传统内燃机带来的污染问题,新能源车辆就是我们要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
很多大的主机厂还有很多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针对这种电气化,电动车零部件的传动系统工程制造投入很多的精力,英国大家也都知道我们有很长历史的技术竞争力,我们孵化器成熟度非常高,我们有主机厂,有一级供应商,有学术研究的机构,这几方面加在一起有非常好的孵化器机制。
我们有很多大学开设了汽车工程创新的课程和系别的设置,很清楚地想告诉大家英国的汽车业从学术到实业到金融方面的整合是非常之深。对中国的主机厂或者供应商,如果你们想去不管在英国建一些分公司,分厂还是说要在英国建一个全资的公司,你可以在英国找到最好的人才,行业内最顶尖的人才和技术。
另外一个可以合作的领域就是在这个方面汽车行业的中英合作也有很多政治方面的因素,包括一些计划方面,之前的工党在他们执政的时候建立了汽车工业的委员会来去推动汽车行业的一些发展,这也是我们前面讲的各个大项目的出处,政府对于我们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支持对我们英国行业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从政府的层面,政府包括汽车工业主管也是非常支持我们的发展,我们的策略是非常完整的,有长期的政治上的背书,政治家、政府不管他们是哪个党派对于汽车业在英国的发展是非常关注,而且是非常支持的。我们在这一块相信是有很稳定的发展机遇,相信我们有很多合作的机遇。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