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热实冷 新能源车政策、市场的双双失位
都说商用车市场是政策市场,新能源汽车尤甚。现在政策出台延缓、导向不明,新能源汽车在高调地突飞猛进两年后,逐渐失去明晰的政策支持。
都说市场经济“不找市长找市场”,也有人说在产业转型时期“要找市场,也要找市长”。可当下在“市场、市长”都无法指出明路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也随之陷入困境。纵然在2010年9月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技术、市场、政策、研发等内核的不完全发育,非但无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助力,还给生产企业、运营单位带来了困惑。
究其根源,在于两方面:即政策、市场的双双失位。
从政策层面讲,政策导向忽冷忽热,反映到市场上就是盲目跟进与谨慎跟进交替出现,以至于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尤其是对市场层面影响颇大。商用车企特别是客车企业大多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美好前景,却也有着“短期内难成主流”的私下判断。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进展到放量阶段,示范运营仍是主流。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故障频发的新闻屡见报端,2011年以来更是有纯电动轿车、纯电动客车相继自燃的情况发生。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缓慢让不少生产企业颇有微词,但在笔者看来,被政策强行催熟的新能源车市场本身就已先天不足,倘若再强求快速发展,只能让行业根基越发不牢靠,无异于冒着风险搭建“空中楼阁”。
此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主要集中在销售环节,固然降低了采购成本,也把更重的负担扔给了运营企业。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听公交公司的负责人提及新能源公交车的“养车难”,也曾多次听闻新能源客车在运营中的不力表现,这足以证明政策推动了销售,却无法真正构建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秩序,“买车容易,养车难”的局面,将让运营单位心存顾虑。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从时间节点看,北京奥运会给新能源汽车迅速走向前台创造了条件,上海世博会则把新能源汽车放上又一个广受关注的舞台。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经受住了大型活动的考验,运营效果、社会反馈等多方面都令人满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两次盛会期间,无论是运营单位还是车辆生产企业,都恨不得派驻整个研发、服务团队在使用现场,在它们的细心照料下,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得很到位,对驾乘人员的培训与跟踪也很及时。
遗憾的是,在这部分新能源汽车从大型活动服务用车转移到一线运营时,其相对脆弱的适应能力和相对娇气的“习性”,以及不被外界所熟知的特性,让新能源汽车面临“飞进寻常百姓家”适应阶段。
近日有消息称,2011年7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再度遭遇延期,发改委官员表示,正式出台时间或在2011年年底。也有消息称,《规划》已将“十二五”电动车产业化的目标由“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提出的50万辆下调至25万辆。在笔者看来,《规划》延迟出台并非坏事,政策不应该迫于压力草率出台。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浓雾重重的前提下,做好市场走向和容纳度的调研与判断尤为关键。否则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逃脱不了明热实冷、上热下凉的“两层皮”格局。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辆补贴4.2-8万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出台[09-26]
- 交通运输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09-13]
- 12城入围!交通部印发2024年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运输部修订印发《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09-12]
- 六部门组织开展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门:做好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工作[08-21]
- 行业观察|国务院审议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读|交通部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