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Ⅳ将实施遭质疑 忽悠不如实事求是
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大家都希望政府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拉动需求,尽快帮助行业走出低谷。至于会否透支需求、影响行业发展等问题,很大程度上被抛在脑后。2011年的商用车,这种心态或许更为明显一些。
经历了前8个月的销售起伏,忍受了多半年的利好政策真空期,不少商用车企业瞄准了传言中即将在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国Ⅳ标准。企业看重国Ⅳ标准的实施,一方面,源于上次排放标准升级前夕的销售狂潮令人记忆犹新;另一方面,是为了提早应对届时因执行力度不一而出现的“真假国Ⅳ战”。
在对待排放标准升级的态度上,商用车企业大多以正面回应为主,所要求的只是按时、保质执行相关规定。但是,单就标准的实施而言,从政策制定方、生产销售企业到普通用户,似乎都有着一定的忽悠情结,不同的只是自欺欺人程度的高与低。
首先来看政策制定方。按理说,为了兑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逐步提高国内机动车排放水平并不为过。可一旦超过了市场承受能力,就会导致政策执行走样,时至今日仍在争论不休的国Ⅲ标准是否得到真正落实就是明证。也许是考虑到这一点,从国Ⅳ标准实施日期确定以来,是否推迟、能否严格实施等议论就不曾停止过,不但给政策制定方施加了很大的舆论压力,而且松动了他们的底气。实施日期将近,他们却越发失声。然而,恰恰是政策制定方层面的刻意回避,让相关行业陷入迷茫。所以,政策制定方的沉默也是一种忽悠,毕竟放出了风声就要负责到底,避而不谈的态度不可取。
其次来看生产、销售企业。对于它们来说,面对国Ⅳ标准的实施,不提前准备肯定要吃亏;提前准备好产品而不进行市场预热也要吃亏;既准备了产品又预热了市场,到时国Ⅳ标准推迟实施或者不严格执行,还是吃亏。尤其是最后一点,生产、销售企业都亏不起。国Ⅲ标准实施前,对走势举棋不定的企业失去了先机;实施后,EGR发动机的异军突起和对不守规矩企业的法外开恩,让很多企业自顾不暇。有此前车之鉴,商用车企对排放水平升级可谓爱恨交加,态度上也更为隐晦:高调谈责任,低调迎实施。进一步分析的话,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生产、销售企业所担忧的不是排放水平升级带来的环境利好,更多的是如何提升销量以及在不规范的竞争中抢占上风。
最后来看用户。相比较而言,在排放水平升级这件事上,用户最坦诚,他们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不过,实际上“逼着”企业同流合污的也正是用户——为了适应较差油品质量,降低购车投入和使用成本,用户抓准了企业不得不维持、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命门,用近乎胁迫的态度让企业迎合他们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分析,在国Ⅳ标准的实施上,用户也在忽悠:名为不关注,实则不支持。
归根结底,与其说在找谁是“国Ⅳ大忽悠”,不如把重点落在实事求是的态度上。在过于拔高行业的承受能力,或是过于轻视自身所被赋予能力的前提下,大家都在忽悠,也都遭遇了非议。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辆补贴4.2-8万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出台[09-26]
- 交通运输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09-13]
- 12城入围!交通部印发2024年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运输部修订印发《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09-12]
- 六部门组织开展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门:做好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工作[08-21]
- 行业观察|国务院审议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读|交通部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