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乐竞官方网站 > 新闻 > 政策法规 > 政出多门难统一 电动汽车标准仍难产

政出多门难统一 电动汽车标准仍难产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0日 00:00 作者:皓月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11月10日消息】近日,汽车业内盛传《电动汽车标准纲要》将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发布并实施,有媒体引用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人士的话披露这一消息,引起业内关注。


  与此同时,工信部在上月底发布了《49项汽车行业标准报批公示》通知,其中也涉及了多项电动汽车技术标准。这显示各个部门在电动车标准制定上仍然处于混乱状态。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制定电动车标准体系是当务之急,但在各方混乱博弈之中,近期仍难以出台。


  “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游说政策制定者,希望最终的标准制定更加符合自身利益,博弈非常复杂。”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说。


  目前业内对电动车标准最详实的消息是,“《电动汽车标准纲要》共有9大项40多小项,汇编成四册,经国家标准委认可后即将颁布”。据了解,纲要共制定了9项标准,目前已知晓的有六大项标准。另外三大项尚未公布。


  而工信部在近日公示的49项汽车行业标准中,也包括了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故障分类及判断等多个项目。


  “各个部门之间在标准制定上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记者表示,电动汽车标准其实早就应该出台了,但各个部门在标准制定上难以统一,造成了标准体系的难产,成为电动车发展一大症结。


  企业已经各自行动。近日,比亚迪在深圳率先开售其e6纯电动轿车,成为中国首款纯电动私家车。在充电问题上,比亚迪通过和南方电网合作,为消费者安装充电柜。张志勇认为,在全国标准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将会加大比亚迪这些先行推广电动车企业的成本。


  预计近期仍难以出台


  但电动车标准的出台目前看来仍难以有时间表。作为一个例证,此前确定在2011年底出台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至今也处于难产的状态,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仍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来自盖世汽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3%的汽车业内人士认为电动汽车标准将于年底或2012年初顺利出台。而持反对立场的参与者近半数,达46%,另有多达31%的人认为此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很大,选择了不好说。


  该机构认为,有些电动车用的是20安培直流电,而家用标准是12安培的交流电。标准缺失可能带来的混乱局面,从这个小小案例中可想而知。在国家标准没有明确之前,“吃螃蟹”的企业可能承受前期研发经费的损失,而观望的企业则不敢贸然而动。在标准缺失的背景下,我国纯电动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平添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外企业仍在影响决策层


  但政出多门只是阻碍电动车标准制定的一个方面。电动汽车标准涉及的方面很多,譬如充电与接口标准;充电设备技术条件;对电池寿命、续航能力的要求;电机控制系统标准等等。其中充电接口的标准化是电动汽车标准化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但是这一标准的制定因涉及到汽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电力生产企业等不同市场参与主体,个中博弈较为复杂。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各国汽车企业都在此参与竞争。德系、美系、日系的汽车公司和中国的自主品牌在发展纯电动车的道路上也都“自成一脉”。这无疑也增加了政策制定的难度。


  调查显示,在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制定过程中,本土汽车制造企业的影响作用最大。认为本土企业影响更大的投票比例高达28%。紧随其后的是电力运营商,占投票比例的24%。外资汽车制造企业占15%。


  另一个问题在于电动车标准的制定如何与国际接轨。目前国际上并没有通行的电动汽车标准。日前,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福特、戴姆勒、宝马、奥迪和保时捷等七家欧美汽车巨头达成一致,在欧美市场共同建立电动车充电国际标准。此外,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近日也向欧委会正式递交了一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化建议书。


  张志勇认为,中国也需要制定自己的标准,参与到国际交流之中。“要借鉴国际成熟的做法,使电动车标准更加符合市场实际需求。

链接:/policy/2011/1110/article_35648.html
政策法规
乐竞官方网站推荐阅读
乐竞官方网站[www.rxcoffe.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乐竞官方网站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乐竞官方网站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