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车呼唤统一标准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的日益重视,众多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车项目。目前,新能源客车在北京、杭州等一些城市已走上街头,为很多老百姓所熟悉。但是,老百姓不知道的是,目前纯电动客车及其他代用燃料客车在我国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而是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整车测试标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多数整车企业开发的电动客车只是将不同的动力系统部件拿来组装,由于执行的标准各行其道、技术路线五花八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关键部件不能通用等因素,导致整车完成后各项性能指标都不理想,而部件厂家又互相抱怨。结果,这样的整车投放市场以后,厂家没有底气,乘坐者没有安全感。
中大集团副总裁、中大汽车集团总经理马宪前不久表示,在新能源客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上,客车厂家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整车集成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动力系统优化集成的课题成为制约电动客车纵深研发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行业标准不能兼容,整车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电池成组技术有待提高;电池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待加强;成本有待降低;电机与控制技术、电池与管理技术、动力耦合技术、整车充电技术、整车空间布置等如何适合客车的特性并与之相匹配等。而上述技术资源大多掌握在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一般只作为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很少参与市场验证。市场体制下科研成果与企业间的经济利益、技术利益、知识产权等形成的壁垒,阻碍了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如果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共同攻关,那么电动客车标准的建立将遥遥无期。
另外,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针对不同的充电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各地采取的模式目前有很多种,包括电池租赁(换电)、快捷充电、充电站模式和车载充电模式等。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性价比、安全性、可靠性、使用经济性、配套设施适应性、技术标准的统一性等诸多问题,马宪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克服,还很难做到。“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上,我们同国外已有差距。所以,如何加强后发优势、集中资源优势形成全国一盘棋,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辆补贴4.2-8万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出台[09-26]
- 交通运输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09-13]
- 12城入围!交通部印发2024年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运输部修订印发《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09-12]
- 六部门组织开展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门:做好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工作[08-21]
- 行业观察|国务院审议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读|交通部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