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校车标准不是利益均衡器
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标准,其本身没有控制成本的义务,没有扶助弱小产能的职能,更不应承担行业内部利益均衡器的作用。
2012年1月8日,《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幼儿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四项国家标准(下统称“新校车标准”),征求意见截止。
关于“新校车标准”在客车行业引起普遍争议。争议集中在三个方面:新校车标准由宇通相关人员执笔;以主要做中大客车的“宇通标准”作为行业标准,将中小型的客车企业全部排除在外;新校车标准完全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很可能最终导致有了标准而校车问题仍无法解决。
允许争议、充分讨论,会让最终标准更加完善。在程序正确、公开透明的前提下,要讨论某一产品的标准是否合理,不妨看看制定标准的本意。无论是什么产品,制定的本意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具体到新校车标准,其目的就是提高现有校车的安全性。更进一步讲,只要在符合国情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证现有校车的安全,就符合新校车标准的制订初衷。
如果标准制订过高,高到没有厂家能企及,或是生产出的校车让人们根本消费不起,不行。可是拉低整体水平,迁就相对落后地区和企业,也不妥。
目前的情况是,各方对于按照新标准生产出来的校车是否安全,似乎争议不大。而对现有标准是否符合国情,企业争议很大。
的确,由于我国各地财政、道路等状况不同,一刀切地套用欧美标准,确实可能让有的地方消费不起;但是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无法实现,也不是完全没有企业能够执行严格的校车标准。
那么,是在这些企业和媒体争议的压力下让步,放宽放松现有标准?还是根据不同地方、不同企业的情况,制订分级、分类的实施办法?对标准的制订方和接下来的制订方案而言,这个选择都不难。
就企业而言,在面对相对较高的标准时,到底是直面百姓需求,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还是希冀能通过舆论,在新框架下多分一杯羹,也不妨从长计议。
毕竟,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标准,其本身没有控制成本的义务,没有扶助弱小产能的职能,更不应承担行业内部利益均衡器的作用。
制订让群众满意的标准,不妨从让标准回归本色开始做起。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辆补贴4.2-8万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出台[09-26]
- 交通运输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09-13]
- 12城入围!交通部印发2024年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运输部修订印发《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09-12]
- 六部门组织开展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门:做好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工作[08-21]
- 行业观察|国务院审议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读|交通部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