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轮治堵 仍只能“治标”?
其中,作为首要措施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早在2005年1月12日,便在国务院第七十七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变“单中心”为“多中心”,确定“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是这一规划的灵魂。
落实多中心规划,各界已有共识。北京原有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已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多年来的单中心发展模式,使得承担过多功能的中心城不堪重负,而新城建设仅分担居住功能,事实上增加了人们的出行成本。
问题是,在过去的五年里,“这个规划一制订出来,似乎就被人遗忘了。”新华社高级记者、城市建设专家王军对本刊记者说。上世纪末北京建立的几个卫星城——望京、回龙观、天通苑、通州,直到今天依然是“睡城”,并且多了个称呼——“堵城”。
鉴于此,新方案更多的做法是在既有的城市格局下进行技术性改良。一系列措施,事实上从两个方向延续了北京过去的治堵思路。一个方向是从管理需求的角度着手,通过大力发展公交,鼓励公交出行、绿色出行。这得到了诸多专家肯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表示,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是个痼疾,主要的缓解方式还是要依赖北京地铁的发展。就现有的方案看来,“各种公共交通的协调合作还重视不够”。
另一个方向则仍是从平衡供需的角度出发,着力于交通设施的供给。方案提出,将开放使用地下环廊,开建东西二环地下隧道,打通400公里微循环路并升级478公里高速公路。此外,中心城将增5万个公共停车位,全市增加20万个基本停车位和3万个驻车换乘停车位。
不过,新建的道路资源将如何分配,此版方案尚无明确表示。在王军看来,如果在道路的分配上不能下定决心,做到公交优先,仍然是每种交通方式(小汽车、公交车、步行)都要发展,妥协之下的缓堵效果必然有限。
加大供应的同时,方案亦对需求做出限制。其主要措施,并非事前坊间所流传的那样“激进”。 或许与此前民众的普遍反弹有关,新政对限制性的措施的表述十分保守:一是用错时停车、弹性工作制等方式分流需求,二是采取具体的管制措施,“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方案提出将在“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并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
两个方向的举措同时用力,更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据业内人士介绍,修建1公里地铁需要投资6亿元,在2010年,北京在建地铁已经达到307.5公里,仅建设一项的投入即超千亿元;而自2007年北京市实行低票价政策后,政府每年要对公交地铁公司的运营补贴每年超过百亿元。
在既有城市格局下,新方案既倡导公交优先,又要兼顾汽车产业利益和社会用车需求。多种努力叠加,在大规模增加公交系统建设投入的同时,仍给予机动车发展很大空间。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本刊记者表示,“这个治堵方案放弃了‘治本’,仍然只是一个‘治标’方案。”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乐竞官方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rxcoffe.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乐竞官方网站)”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连地铁加开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间市民出行[09-27]
- 进万企、解难题: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实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郑州公交上线 8条景区直达专线[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业观察|北京公交专用道第三批优化调整对出行有哪些影响?[09-05]
- 郑州公交:城市记忆之行进中的公交[09-04]
- 创新高!车展开幕在即,成都公交将开两条免费摆渡线![08-29]
- 贵阳公交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08-29]